1945年9月,重庆国民党在北平设立了北平行辕,李宗仁接到蒋介石的调令,前往北平上任。没想到一到那里,他就发现自己成了个“光杆司令”,啥也干不了,也没法管。这不是自己结拜的兄弟蒋介石捧他上位吗?名义上看,他管辖着三个城市和两个战区,实际上却无法调动自己的部将,连北平分行的中央银行都得靠几支枪来威胁,后勤部根本不听他的。李宗仁气得直拍桌子大骂,这时候他才明白,这个兄弟是真的想把他架空。
李宗仁可不甘心就这样当个清闲人,他心想,我李某人可不比你蒋某人差啊!就算是“赋闲”,我也得弄点新花样,让你蒋某人瞧瞧。
李宗仁心里打算着来个大行动,准备好好教教那个大哥。
这个计划到底是啥呢?李宗仁琢磨了半天,刚好碰上北平的学生们举着反对内战的旗帜游行。他一看,机会来了,立马又加了一面旗帜:改革民主,反对独裁统治。负责镇压这场游行的,是马汉三,北平行动处的处长。这个家伙本就是蒋介石派来盯着李宗仁的,哪能听他的号令呢?
当马汉三接到李宗仁的命令,要他撤掉镇压学生的特务和军警时,他却拿起蒋介石当挡箭牌,根本不管李宗仁的指示。这下可让李宗仁火冒三丈,作为堂堂北平行袁主任,连一个处长都管不住,实在说不过去了。于是,李宗仁就命令自己的警卫团缴了特务便衣队的武器。马汉三一看不妙,最后还是让步,取消了镇压学生的行动。
李宗仁这一举动赢得了学生和民众的高度认可,还被称为“民主将军”和“革新人物”。蒋介石得知后,表面上对李宗仁的处理表示赞扬,心里可就非常不爽了。
李宗仁看到成效不错,大哥也没啥反对,于是他便加速推进下一步。1947年8月24日,蒋介石在官邸和美国特使魏德迈举行了茶话会,本想着借这个机会从美国人那搞点军事援助,没想到魏德迈的考察报告狠狠地泼了他一盆冷水。报告直接指责国民政府对民众的冷漠,认为中国的复兴需要一个有号召力的领袖,根本不顾及蒋介石的面子。听完报告,蒋介石那叫一个郁闷,心里琢磨着,你不给援助也就算了,居然还想让我换人?
李宗仁在北平会见司徒雷登,值得关注。这位美国人可是不简单,出生在中国杭州,对咱们的文化有自己的一番看法,简直是个中国通。而且,他和蒋介石关系匪浅。这次司徒雷登突然造访李宗仁,背后究竟有什么深意呢?
一年前,国民党部队被解放军打得惨不忍睹,蒋介石成了名副其实的“运输大队长”,损失了一百多万件美国装备,真是亏得一塌糊涂。美国这下对蒋失去了信心,司徒雷登受美国国会委派,开始在国民党里物色能够推动民主改革的领袖。而李宗仁被称为“民主将军”,这个身份引起了他的关注。在与李宗仁的交流中,司徒雷登发现,李宗仁不仅有实力,还有雄心,这正是他要寻找的人选啊!
李宗仁一眼就明白了司徒雷登的意思,得到了美国的支持,他决定给好友白崇禧发个电报,告诉他:“我打算竞选副总统,请你帮我转告蒋先生,希望他能对我竞选表示支持。”白崇禧看到这条电报,立马劝李宗仁别插手总统的选举,蒋介石一定会拦着的。不过,李宗仁这时候信心满满,根本不听白崇禧的劝告,反而说道:“国民党如今已经反动得厉害,蒋介石需要我来帮他,换换对政府的领导风格。”
白崇禧把李宗仁的想法转告给蒋介石,蒋介石一听,顿时吓了一跳。他知道,在国民党内,总统和副总统都是不提名的,必须通过国民大会去选举。李宗仁竟然要参加选举,这让他很无奈,因为他也没法阻止。蒋介石心里明白,选举不过是走个过场,李宗仁根本没可能当选。
蒋介石没料到总统的事他可以淡定,然而副总统的选举却竞争得相当激烈,李宗仁的支持几乎是一路高歌,这让他感到非常意外。虽然副总统在政府里没什么实权,可关键是,当总统缺席时,副总统就得顶上了。看到这一点,蒋介石心里开始后悔,真不该让李宗仁参选。接着,他心里便打起了主意,要想尽办法阻止李宗仁参与选举。
蒋介石干脆利落,直接找李宗仁谈话,希望他能放弃竞选。可李宗仁却回答:“之前我问过你,你没反对,现在让我放弃,确实不太容易。”蒋介石追问:“为什么呢?”李宗仁回应:“竞选总统就像演戏,要有人给你搭台,你就得唱下去。观众在那儿等着喝彩,突然退到后台,那多尴尬!现在让我不演,没门!”
蒋介石一看到李宗仁那么坚决,劝说根本没用,决定换个方式。他意识到李宗仁的资历太高,其他那些候选人几乎没希望,于是就把目光瞄准了孙中山的儿子孙科,想让他当副总统,争取在选举中打败李宗仁。蒋介石力挺孙科,一方面孙科是孙中山的儿子,另一方面他在军中没有实权,这样的副总统容易掌控。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蒋介石和李宗仁之间的政治斗争也开始明争暗斗。
蒋介石和黄埔系联手大肆造势,全力支持孙科,把他推到风口浪尖上。他们甚至放出话,说李宗仁有逼宫的嫌疑,还暗示他和共产党有勾结,甚至据说台儿庄战役也是李宗仁输了……这些手段都是想通过舆论给李宗仁来个下马威。不过,李宗仁和桂系可没闲着,顺势曝光了孙科和情人蓝妮的秘密往事,瞬间,孙科的绯闻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,效果还挺不错,李宗仁一时间占了上风。见局势不妙,孙科急了,动员自己的团队去攻击桂系的报馆,没想到这一举动反倒成了竞选的丑闻。李宗仁除了在舆论上与孙科对抗,还忙着利用桂系的关系,穿梭于政府各部门和军队之间,积极争取选票。
蒋介石这回真是急了,干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事情,竟然派人威胁投票的选民,还逼着其他竞选人把票给孙科……这时候,李宗仁采取了退一步的策略,选择自动退出竞选,并对外宣称选举内幕黑暗、暗潮涌动、压力山大,这样一来,孙科成了舆论的靶子,结果也不得不退出竞选。
李宗仁这招“以退为进”真是妙啊,蒋介石可不想让民主选举泡汤,立马派人去劝说李宗仁重新参赛。经过一番努力,李宗仁最后还是以压倒性优势当选副总统。蒋介石听闻这个消息,气得差点喘不过气来,而李宗仁正是风头正劲的时候,开心得不得了。可他万万没想到,蒋介石背后已经在策划一场针对他的暗杀行动。
负责执行这次暗杀的正是保密局的沈醉,在蒋介石的安排下,组织了一个暗杀小组,搞定了详细的计划。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完成,唯独等待蒋介石的指示。
人算不如天算,就在暗杀计划还没实施的时候,黄维兵团就被解放军给狠狠击败了。此外,蒋介石还接到白崇禧、程潜等人的电报,要求他辞职,让副总统李宗仁来接管总统的权力,和共产党谈判。
蒋介石坚决不签字,和谈失败,百万解放军越过长江,顺利解放南京。国民党政府宣告灭亡。蒋介石则逃往台湾,李宗仁知道,蒋不会放过自己,选择以治病为借口,前往美国。
两人是拜把子的兄弟,争斗了几十年,不就是为了那点权利嘛,结果两头空,连民心也丢了,最后落得个树倒猢狲散的结局。因为他们只盯着自己的利益,看不到民心所向,没完没了的争权夺利,最终只会自取灭亡。李宗仁在美国被记者问到时说 我们都是失败者,我对自己的失败感到高兴,因为正是我的错误,才让新中国诞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