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敢于赤裸裸地面对自己的欲望,
敢于告诉外界“我需要”,
敢于向外界投射极高的“配得感”。
一个敢于直面真相的人就是生活的勇士,这样的人逻辑很清晰,
知道什么是自己的,什么是别人的,哪些范围不可触碰,知道自我的感受和利益不可侵犯,不容易被他人“绑架”,知道如何自保,
这样的人,生活不会太差。
对于普通人来讲,你越表现的什么也不想得到,你越想树立一个“好人”人设,那么你就只会除了虚头巴脑的赞美以外,什么也得不到。
《道德经》说:“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”
大自然是将多的补给不足的,比如说小草很低矮,那么刮风下雨它反而不容易坏死,大树很高大,但是耐不住风吹雨打易折断;老虎很强大,却是珍稀动物,老鼠很弱小,一生生一窝。
人类却相反,多的会越来越多,少的会越来越少,爱会流向不缺爱的人,钱会流向不缺钱的人,苦难会流向能吃苦的人。
展开剩余64%那么,你越不敢要,说明你内心越匮乏,越匮乏就会越来越匮乏。
不敢要是因为你觉得自己不配,你内心的底气不足,你觉得只有你有价值、你先付出,才能换取别人的付出,你不觉得自己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存在。
甚至有的人会选择靠牺牲自我的利益来换取别人的关爱。
可是,人性里的真相却是:冷漠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,讨好巴结反而容易被轻视。
一个人不会因为敢要而被嫌弃,反而容易因为不敢要,让别人觉得你自信不足小看了你,那么对方刚好装闷吃相,最终恶化了关系,
不要挑战人性,更不要激起人性里的“恶”。
要学会布局和卡位,诱导对方投入付出,只有彼此为对方付出实实在在的东西,才能不心生怨怼,互相滋养,这样才能换来关系的长久发展。
反而退让、包容、从不索取,会换来别人道德上一时的感激,但换不来别人人性里权衡利弊、趋利避害最终的审判。
但是,利他和自私从来也不是对立概念,相辅相成不走极端才是正途,
太自私容易伤及他人,身边寸草不生;太利他是自虐,容易得抑郁症。
礼尚往来、有来有往才对。
我可以付出我能付出的,但我付出不了的、代价太高的、投入产出比太低的,我坚决不付出。
一切以互利互惠为前提和目的,零和博弈坚决保全自己。
真正过得好的人,都非常自私,或者说很聪明,因为我们普通人的资源本就有限,七零八碎地把自己的时间、情感、金钱、能量等等随意分发给别人,等待自己的只有混混沌沌、残破不堪的人生。
珍视自己的时间、精力、能量、感情,珍视自己的一切。
把自己的一切资源投入到可以有结果的地方、值得投入的地方,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。
不会的可以
可以关注“小丑讲干货”领取一份小红书养号教程和教辅资料或者干货资料,这是个长期提供干货的公众号。
发布于:湖南省